引言:饶恕是耶稣给我们基督徒的使命,当仇敌逼迫、辱骂你的时候,你要选择饶恕,还要为对方祷告祝福,看起来真的有违常理,人如何能做到呢?对那些伤害你至深的人如何能完全饶恕,必须要和好如初吗?是假装没有受到伤害吗?
关于饶恕,神在祂的话语中赐给我们一项命令:“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4:32)。也就是要完全饶恕对方,这是当然的!我们不可能带着仇恨去天国。大家参见讲道《饶恕他们吧》中讲了关于饶恕的真理。但是有些人对于“完全饶恕”一些误解,在此整理出关于“完全饶恕”的六大误解,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地认识“完全饶恕”,以免陷入属灵认识上的误区,让自己受无谓的痛苦。
出埃及记34:6-7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第一、 完全饶恕不等于赞同对方的错误言行,或者替对方的错误言行找借口
神从来没有赞同过我们的罪,祂憎恶罪,亚当和夏娃犯罪后,被神逐出伊甸园,然而神还用动物的皮做衣服给他们穿,这一怜悯的行为就表现了神的饶恕。那件皮衣,象征着即将来到的救主为我们的流血牺牲。在新约中,耶稣饶恕那个犯奸淫的妇女,但基督并没有称赞她的行为,而是告诫她:“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8:11) 对于神的公义和饶恕,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健康的敬畏之心。我们饶恕他人也应当这样,饶恕并不等于赞同他们的言行。
虽然有的弟兄姊妹言语上没有赞同错误,但是在行为上却表现出对错误的言行无动于衷,这也是一定程度的放纵,正确的方法是真心的劝勉,假若是出于误会,应该尽早解释清楚,以免时间长了让误会的种子生根、发芽与结实。
在摩西在旷野为以色列人代求时,他丝毫没有将他们行为正当化的意思,只是向神指出,如果神灭绝了祂自己的选民,神的大能和美名就不能在埃及人中被高举。神要求我们去饶恕他人,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错误的言行看成是正确的。
第二、完全饶恕不等于免除对方错误言行应承担的法律刑责
免除刑责,是法律上的一种和解协议,即不再让违法者承担其行为造成的后果,如罚金或服刑。但是,我们不能让罪犯免于惩罚,因为他需要向社会承担他所犯的罪责,并且应当保护民众不再受到进一步的侵害。 比如骗子,对他的纵容将导致更多的人被骗,这就不是宽容的问题了!
将这个原则放在家庭上,比如自己的孩子伤害了你,你应该饶恕他,但是你作为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与权柄,管教孩子不是出于愤怒与报复,而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箴言13:24中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雅各在早年对儿女疏于管教,结果儿子犹大出现了乱伦,而且出现了兄弟血洗示剑城的憾事。
第三、完全饶恕不等于与对方和好如初
“饶恕”与“和好”并不完全是同一回事,因为关系的恢复需要当事双方的参与。你饶恕的人并不一定愿意见你或跟你说话,或者对方在冒犯你之后已经去世了,或者,你也不见得想和你饶恕的对象再维持亲密的关系。所谓和好或和解,是指双方在争吵之后回到原先的友好状态,当丈夫和妻子完全饶恕对方时,通常意味着和好,当然这是美事,但也不总是这样。你也许已经没有了苦毒和惩罚对方的愿望,但是,你也并不一定十分强烈希望回到从前的关系,这个不需要去强求,顺其自然就好,因为,只有当事双方都愿意,才会实现真正的和好。
第四、完全饶恕不等于将痛苦记忆一笔勾销。
当有人说我们必须“饶恕和遗忘”时,他们以为真诚的饶恕就是从脑海里抹去对事件的记忆。通常我们不可能忘记生命中有意义的事,不管它带来的使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意义。负面的事情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让我们的生命得以成长。比如:有同事在工作中伤害了我,虽然很委屈,但是我们从中学会了如何处理一些棘手关系,如何在这件事情上学习到属灵的功课,学习忍耐和饶恕,这样就把一个负面的事情变成一个有益的鉴戒。
准确地讲,“遗忘”这个要求有点不切实际。 爱不是要我们抹去记忆,神并没有忘记我们的罪,祂只是选择饶恕而已,祂选择忘却,也不要我们承担罪的刑罚,这是莫大的恩典。这也正是我们要做的:对于冒犯者的言行,虽然我们不见得能够遗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选择不去记念它。有时候,就算我们不能完全忘却这个伤害,也绝不应当继续对它纠缠不休。
第五、完全饶恕不等于拒绝严肃对待罪恶和过错
我们只有真正清楚自己要饶恕什么,并明白其严重性,才能真正做到饶恕。有些人觉得,为了能够饶恕,就必须不理会错误,或干脆马虎应付过去,当它们无关紧要,其实这是回避问题,也许只是企图使饶恕变得更加容易些。饶恕者的更大胜利,在于他能直面事情的严重性,甚至是其中的邪恶,而且之后仍能饶恕。神就是这样做的,但祂不会轻轻松松地说:“没事的,亲爱的,我可以把这个罪洗净。”而是差遣爱子耶稣为罪而死,基督的牺牲证明了罪是多么严重的问题,神并没有轻视罪的后果而让它变得轻松过关,但祂还是完全并彻底底饶恕了我们。
第六、完全饶恕不等于假装没有受到伤害、或逃避到伤害的真相
有些人,特别是那些有着“过于严谨是非观的人”,认为饶恕就是要带着决心,有意识地对所犯的罪视而不见。他们觉得要饶恕,就得无视、或忽视那个伤害,以为这样做就能宽恕某项悖逆神的罪孽。 注意,这种表现与完全能心里放下是另一回事!下决心视而不见与压抑情绪又有所不同,视而不见是清醒的选择,就是假装某项罪不曾发生,而人们通常是不自觉、不情愿地压抑情绪。有时候,面对那些事实的确很痛苦,而逃避似乎是一条更简单的出路。二者都是不正确的,都会对心理造成伤害。要记住,压抑并不能令创伤消失,要想完全饶恕,无需压抑自己不去想整个受伤事件,真正的饶恕,只有在直面事实真相后才能做到。直面真相,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是不是真正能放下,我们才能做到完全饶恕。
保罗所说的“不计算人的恶”,(哥林多前书13:5)并非在说你必须对罪恶视而不见。对错误行径的真正饶恕,不是建立在假装没发生的基础上,而是别人对我们的恶行不应进入我们“大脑的电脑”,被我们日后拿出来再算计它。
在《撒母耳记下》13章,我们看到类似的伤害累积和爆发。
首先,押沙龙的妹妹被暗嫩伤害,但他故意不及时处理,而是将它深埋心底,等到两年后才伺机报复….这都起因于伤害发生以后,“假装”没有受到伤害!这这和真正的放下伤害截然不同。圣经如此形容押沙龙和大卫面对伤害的反应:她胞兄押沙龙问她说:“莫非你哥哥暗嫩与你亲近了吗?我妹妹,暂且不要作声,他是你的哥哥,不要将这事放在心上。”……(撒母耳记下13:20)大卫的长兄,示米亚的儿子约拿达说:“现在,我主我王,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上,以为王的众子都死了,只有暗嫩一个人死了。”(撒母耳记下13:32)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面对伤害,上帝的命令不是让我们逃避——不要将这事放在心上,而是积极主动地饶恕和寻求被饶恕。不将被伤害的事放在心上,并不等于伤害不存在,而可能蓄积在心里发酵,使得恨越来越深!
如果我们被配偶的不忠伤害了,或者遭到背叛、骚扰或不公言论中伤,却硬要咬紧牙关不动声色,岂不是很荒唐吗? 神让大卫知道,祂为他犯奸淫和谋杀罪甚是忧伤。神没有假装不伤心,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神对他毫不留情、绝不偏袒,因为神的确很伤心。耶稣也是真实忍受了十字架的痛苦,轻看了羞辱,而非否认羞辱。这样他才能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
逃避受伤害的真相的后果还可能会无休止地受到同样的伤害。比如我们的手如果遇到了火苗,手上的神经会将受到的刺激传导到大脑,让这只手不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这是上帝造人时精巧的设计,而这件事用到精神的伤害上面,有的人糊涂了,认为饶恕就是允许别人无休止地让他伤害自己,这可不是主的本意!难道主不会让人逃脱被人害的网罗吗?民数记35:6:“你们给利未人的城邑,其中当有六座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此外还要给他们四十二座城。”这段经文清楚地说明,神给误杀人的人都有逃城,这是神的恩典,更何况被伤害的人,岂不给他更多的逃避伤害的机会吗? 在一件事情上受了伤,留下的伤痕就是一个印记,下次注意逃避,但是不计算这次伤害自己的人,怜悯他的无知,这是正确的做法。
最后总结一下:堕落的人,在彼此伤害以后,没有回应伤害和处理伤害的能力。但是,当我们被基督的宝血重生以后,他就赐给我们化解伤害的能力。饶恕是一个过程,我们要面对刚被伤害的痛苦,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消极对待,逃避、纵容不是饶恕,不要将饶恕作为一种借口乱用。
结束祷告:慈爱的天父,感谢赞美您,是您的真理让我们能够在受伤害的的时候能够得着安慰,而不至于计算人的恶!求主给我们一个智慧,就是对待伤害的智慧,不让我们经受不必要的伤害,不让我们陷于苦毒之中,一切行为都合主的心意。以上的祷告乃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