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制服如火的舌头》的讲道中,我们已经意识到舌头犯罪的破坏力有多么大!这次专门针对舌头犯罪中最厉害的一种—论断进行深入地剖析,让我们从属灵层面挖掘其形成的原因,看到它的本质与危害,最后谈谈面对论断的一些处理方法,最终杜绝论断。 雅各书4:11-12 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 腓立比书1:9-10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什么是论断?“论断”这个词在原文中有审判,定罪,辨别,决定的意思。“论断人”指挑剔别人短处,宣判人家罪状。论断是人吃禁果以后犯的第一宗罪:亚当将吃禁果的罪推托给神为他造的夏娃,潜台词就是论断神造的夏娃不好;而夏娃则将此罪推托给蛇(撒旦),潜台词就是论断神不该让蛇引诱自己(参创世纪3:11-13)。这也是禁果带来直接的果效—知善恶、论善恶。知善恶本不错,错就错在有限的人企图代替无限的神,凭己意去判断或审判别人;由于人不听上帝的话,罪已经入了人的心,人判断善恶时往往会将带着自己的情感与偏见,偏离神公义的标准,对别人施以恶意的评判!并且人往往愿意将判断用于别人,而不用于自己,这就是“论断”产生的根源!注意大家千万不要将“不要论断”的意思理解成我们不可按事实慎思明辨、分别是非(参腓立比书1:9-10)。 马太福音7:1-5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罗马书2:1-5 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我们知道这样行的人,神必照真理审判他。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吗。还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出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 从此经文可见,人的论断是相互的,你论断了别人,自然别人也会论断你,正所谓“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于是有些人就在这样无穷的论断之中迷失了方向,互相伤害,耽误了圣工。若是每个人都能够管好自己,不过多去评判别人,那么肢体才能够合一相爱。 更深一层次说,论断有时是试图掩盖自己的罪恶,正如法利赛人的自义,一个很常见的(不是绝对的)现象就是人所看到的别人的问题,常常就是自己的问题!比如性格强势的人就很讨厌和性格同样强势的人交往,他们之间也常常会相互论断。人心往往是诡诈的,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或罪,遇到问题先往外推卸责任。所以主说要“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梁木”与“刺”是两个比喻,分别指大错与小错,意思是要人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在试图纠正别人错误的时候才能够将心比心,用爱心劝勉、饶恕人!请大家不要误解这段经文,认为不要去劝勉犯错误的弟兄,而是要求我们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先问问自己眼中有梁木没有?若有,先对付好自己再说别人,这样才能令人心服口服。若无论是“梁木”还是“刺”都不去管,那怎么能有长进呢? 那么劝勉和论断有什么不同呢?劝勉中有爱,基于事实;而论断中无爱,基于主观。打个比方:弟兄甲一时软弱对弟兄乙说了弟兄丙一句不中听的话,弟兄乙应该劝甲“你不要这样说他,他未必象你想的那样”,这样说是劝勉,但是下面的说法就是论断:“弟兄啊,不要造谣中伤!”大家看出两者的不同了吗?第一种是就是论事,没有超出自己可见的范围,第二种说法这是针对人,论断人了。 爱的真谛是什么?哥林多前书13:5中的“不计算人的恶”,指的就是论断人,所以,爱与论断是不相容的!我们若是常常陷于论断中不能自拔,爱心就必将窒息!试想,当你总是论断某位弟兄时,他会收到你针对他不好的信息,他也会非常难受的,这样能算是爱了弟兄么?当你论断人的时候,常常是怀着怎么样的意念呢?你敢说没有骄傲自义、苦毒怨恨吗?这和爱心是何等相悖啊!当然,有的人未必有以上意念,只是随便听到一些传闻,就轻易拿来传,拿来论,这也不是对人负责的态度。 注意了!劝勉虽然是对的,但是我们仍须谨慎,我们在“劝”别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断”别人!首先,你能保证你说的是是事实吗?俗话说“眼见为实”,但是眼见的就一定靠得住吗?给大家讲一个孔子的故事:孔子受困于陈蔡时,曾有七天未尝过米饭的滋味。一天,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饭。在饭快熟时,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在吃。孔子故意装作没看到。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梦见先祖,食物是否干净,若干净的话我要先献给尊长。”颜回说:“食物不干净,刚才我是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于是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所以食物是不干净的。”孔子顿时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眼见未必为实!由此可知,有限的人往往不能看清暗中的隐情,什么都不要轻易定准。 罗马书14:4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论断往往是对主信心不够的表现。仔细观察,世人的对话中有多少时间花在论断人上?论断家人、论断朋友,论断上级……,仔细想来,不就是因为他们多数不信上天有公里存在吗?他们于是“替天行道”,总是一副正义的样子,实际上,我们基督徒知道,我们都是上帝的仆人,我们有同样的一个主,什么事自有主去把控,要对主有信心,不要代替主做事。 当自己正陷入别人论断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请看: 哥林多前书4:3-5 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 大家看,保罗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既将别人的论断当做“极小的事”,那么就不会有恼恨和苦毒,只要静静地等着主来,因为他对主的公义和怜悯有信心!可见,拥有信心是制服论断的根本! 我们认识到论断乃是从禁果直接带来的罪之后,便可以慢慢制服它,首先要对主有信心,将判断的主权归还给主。然后,在具体的操作上,也可以找出一些方法:第一、谨言慎行,给自己的口安个栅栏;第二、对付自己的恼恨、骄傲、自义等罪;第三、着眼于大处,小事不论;第四、对人不对事;第五,在不愿说时可保持沉默。 马可福音8:15 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有一个错误的论调,就是当显而易见的罪或搅扰教会的大罪发生在教会时,有的教会却以不要论断为名任由罪在教会中发酵,腐蚀教会的肌体,这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他们要么是没有弄清不要论断的原意,要么就是以此为名掩盖和姑息罪恶。 正如前面所述,我们不要论断,但是要明辨是非。 有些行为我们不能轻易断定是否是由罪而生时,我们确实不要去论断(比如奉献款如何使用,圣餐应该用怎么样的形式等),但是有些行为却明显是由罪而生,怎么能任由其发酵呢?不能以不论断为名而任由罪发酵!若不然,圣经里为何要常常强调吃“无酵饼”呢? 大家要明白,教会是有一定权柄的(参马太福音16:19,路加福音10:16)!这权柄当然来自主耶稣,但是在形式上看起来却是由教会的人(如长老)来执行。因此缘故,教会的长老运用教会的权柄实施惩戒时,务必先将属于自己的思想隐藏起来,这样,才能听到主的声音。我们不能将来自人的论断所得的结论轻易加在犯错误的弟兄姊妹身上。当然,这在操作上有时确实是一个难题!因此,教会只对那些显而易见的大罪如极重的奸淫、故意的搅扰有处理和审判的权柄,对其它的一些罪,我们只需劝勉,谨慎不让它发酵即可。 最后补充一句,当教会执行其权柄实施惩戒之后,再不要陷入另一类论断之中,就是论断如此的惩戒合不合适,岂不知在教会掌王权居首位的乃是主吗?任何人都难以做到最好,但是主会让事情变得最好! 结束语:慈爱的天父,感谢你感动孩子说出来自你关于论断的奥秘的言语,求主保守我们教会不要成为论断与谣言肆虐的温床,也求主让这次讲道能入每个弟兄姊妹的心,成为祝福人的话语。孩子自己在论断人上也有分,求主挪去孩子的罪,不要让孩子的软弱成为弟兄姊妹的绊脚石,以上祷告乃奉耶稣基督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