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旧约中有两卷以女性的名字命名的经卷,即《路得记》和《以斯帖记》。路得是一个非以色列族的神的忠心女儿的形象,她的坚定、忍耐、爱心和顺服给我们女性基督徒树立了榜样;而以斯帖则是一位美丽的以色列族女“英雄”,她以极大的信心、爱心与勇气拯救了古代波斯境内的整个以色列民族!我们分两个部分学习《以斯帖记》,首先我们完整地叙述及浅解整个故事,然后提出几个问题给大家思考;第二部分将通过此故事启示基督徒得胜的秘诀及一些教训。让我们先一起来分享这跌宕起伏的圣经故事吧! 一.故事的时间、地点与人物 时间:约主前四五百年 地点:书珊城、波斯王宫 人物(共五个): 亚哈随鲁:波斯王(即薛西斯(Xerxes),由主前485至465年作王) 瓦实提:被废之王后 哈曼:憎恨犹太人之宰相 末底改:犹太人之领袖 以斯帖:犹太人女子,原名哈大沙,后为新王后 二、故事情节 1.上集—厄运突降神选民,波斯新后挺身出 (1)第一章 瓦实提被废 首先第一章叙述亚哈随鲁王的豪宴,当时波斯国正在其巅峰状态中。从宴会的极尽奢华来看,可见亚哈随鲁王是一位好大喜功的王。然后王命王后瓦实提出席,目的仅仅是“展览”她的美貌。我们可以想像瓦实提的尴尬,一朝天子在群臣面前为一妇人所拒绝,王的尊严受到损害,于是王在烈怒中,立刻废了她的位份,并且通告全国(1:13~22)。 大家注意1:7-8节特意提到的:“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喝酒有例,不准勉强人,因王吩咐宫里的一切臣宰,让人各随己意。”看起来亚哈随鲁是一位多么可亲、随和的王,可是仅仅因为自己的王后不肯听自己的一次召唤而轻易地将王后废去!这似乎是有些矛盾。其实这不难理解,王之所以想王后发烈怒,是因为他特别看重的个人“尊严”瓦实提的损害。可是他为了这“尊严”,却毫不顾及王后的感受!不要认为我们普通人不会犯这样的罪,我们也常常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王”的位置,当自己的尊严受到侵犯时,可能也会像这位王一样“心如火烧”的。 亚哈随鲁王犯了错,还要为自己找到充分说服自己的理由。这时候,米母干等“达时务的明哲人”及时地发挥作用了,他们迎合王的意思,不规劝王,甚至将王后“上纲上线”到“藐视自己的丈夫”的地步,于是,王作废后的决定不但没错,而且成了“英明”的决定,并通过降旨的方法成为律例,致使王错上加错。王的昏庸为后来以色列族的灾难留下了伏笔。 (2)第二章 以斯贴封后 “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2:1-4)。显然王后来后悔了,但是王的命令不可更改,于是他只好另选美貌的女子代替瓦实提为王后。 以斯帖登场了。她是犹太人中的便雅悯人,容貌俊美。她的父母双亡,她的堂兄末底改就收了她当作自己的女儿抚养(2:7)。从2:9、15可见以斯帖不单外表美丽,内心也是十分谦和并有智慧。以斯帖最终被王封后(2:17),不仅是因为她的美丽,而且和她的美好的品格有很大的关系。 按犹太人之传说,末底改曾把以斯帖“藏”起来,不希望她入宫的。他亦曾叫以斯帖不要让人知其籍贯(2:10),免生意外,若参看3:4,我们就了解末底改是眼光独到了。 一般来说,神是进制犹太人与异族通婚的,但这里却有神奇妙的安排。 (3)第三章 哈曼施毒谋 又过了五个年头(3:7)。这期间,一个亚甲族王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渐得王的宠信,替王管理全国。甚至下令,“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3:2),这是何等的荣耀!当时唯独末底改不拜。为什么呢?原来波斯人是把王当作神的化身的,这时哈曼既得宠,人们下拜哈曼,亦即等于下拜王,下拜他的神了,末底改作为以色列人自然不会如此作。哈曼就极其愤怒,预备要在十二月十三日,屠杀所有的犹太人。哈曼既被称为“犹太人仇敌”(8:1,9:10),又从他向王的奏告来看,可见他早就有要铲除犹太人之心,末底改不肯下拜只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亚哈随鲁王轻率地就容让哈曼如此作,把几百万勤劳而忠心的犹太人除灭,实在不能不令人吃惊。他的行为酷似近代之希特勒。即使后来以斯帖揭发了哈曼的阴谋,王发烈怒也绝不是因为针对哈曼的残酷,而只不过是他的阴谋会危害他心爱的人以斯帖而已,王的昏庸,可谓“空前绝后”。 (4)第四章 末底改请命 王批准了哈曼的奏章,同意他杀戳犹太人(3:12-15)。可哈曼是通过抽签的方式,抽的签是一年以后,这使得以色列人有充分的时间应对,这里也是神的奇妙安排! 第四章便记载犹太人对此事之反应,他们悲哀哭泣,披麻蒙灰(4:1~2),末底改便通过哈他革去找以斯帖,求以斯帖想办法。 他给以斯帖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原来当时有一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4:11)而在那时以斯帖已有一个月的时间没见过王了(4:11),这就意味着王对她好像是冷淡了。而此等大事不容他们有太长时间的等待或拖延。因此,以斯帖若要向王请命,就必须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以斯帖有两种选择:一是为了保全自己,对此事不闻不问,因为她的以色列民的身份不成暴露,有时贵为皇后,按常理来说她不会受到伤害,但是这样做必将得罪全能的上帝,因为她的冷漠,必将受到上帝的惩罚;二是勇敢的挺身而出,这样她很可能会因为违反了但是的定例而被王处死,也有可能王会赦免她。可是即使赦免她,要王垂听她的话也是难上加难!须知这位王可是会为王后一次不听他的话而废后的呀!总之选择后者胜算很小。 以斯帖是如何选择的呢?她选择了后者!在这里,我们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位美丽而高贵的以色列少妇,她是如此的可爱动人。她说:“我若死就死罢。”(4:16),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她对神的大信、为全民族而牺牲一人的大爱、不畏君权而敢于冒死直谏的大勇。究其根本,要做到这点,还是需要对神的公义的大信、对神的全能的大信、对神的慈爱的大信!则充分地验证了马太福音10:39中的一句话:“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诚哉斯言! 至此,神的作为是越来越显明了,且看末底改对她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4:13-14)这是神借末底改的口告诉她,她被选上当王后乃是神为此次救赎做预备的。信实的神必不会让犹太人灭亡,而神的救赎需要人作同工参与,人有自由选择是否作上帝的同工,若是以斯帖放弃,大能的神也另有办法兴起另外的人选作工而成就上帝的旨意。 (5)第五章 以斯贴晋王 第三日,以斯帖终于进宫了,他为叫王容易注意到她,就“对殿站立”(5:1)。那日适逢王坐朝,远远看见以斯帖在那里,他心中知道必有什么大事会使平日柔弱的以斯帖冒死进宫,他向她伸杖,问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5:3)以斯帖就要求王带着哈曼赴她摆的筵席。当日,王带着哈曼去了,以斯帖觉得时机未成熟,就要求王再参加一次她的筵席。 这个安排足以看见以斯帖的睿智:第一,以斯帖要王带哈曼赴席,这样哈曼就逃不了;第二,以斯帖在王面前揭露其阴谋时,哈曼会无所遁形,因为哈曼不敢在王面前撒谎;第三,这样哈曼亦没有机会在背后造谣中伤以斯帖与犹太人。第四,以斯帖要求王与哈曼两次赴席,并非以斯帖胆怯,而是让哈曼产生一种错觉:觉得王后特别看重他而飘飘欲仙,人在飘飘然的情况下最容易丧失警惕,完全不会想到自己将大祸临头。 当然,在以斯帖的这一切工作之上,有一位更睿智、大能的神与她同在,暗暗地帮助她,公同完成救赎计划。在两次宴会之间,神已暗中作了许多事:第一,哈曼预备了木架,最后神让这个木架改为让哈曼自己“享用”;第二,第一次宴会后当日的晚上,王睡不着,忆起末底改之功而要加赏禄(6:1);第三,王命哈曼把赏赐带给末底改,这自然使他更心有不甘。 至此,以斯帖揭露哈曼之阴谋的时机成熟了。 此节启示我们:基督徒也是需要一些智慧和谋略的,对待敌人要“灵巧象蛇”(马太福音10:16),祷告固然重要,智慧的行动也一样重要。 2.下集—神暗助力以斯帖,谈笑仇敌即湮没 (1)第六章 末底改得荣 到第六章,剧情急转直下,神用他非常之机巧,轻易的就把整个形势扭转过来。 那夜,王睡不着,就叫人拿历史书来念给他听,让他重新记起末底改曾救他一命,他却未曾报答他。哈曼大清早进了宫,正想要求“王将末底改挂在他所预备的木架上”(6:4),王就问他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如何待他呢?”(6:6)哈曼以为王指的是他,便夸夸其谈,说了一大通让王喜悦的人得到何等的荣耀的话。哈曼正说得飘飘然之际,怎知就听到王说:“你速速将这衣服和马,照你所说的,向坐在朝门的犹大人末底改去行,凡你所说的,一样不可缺。”(:6:10) 什么?没弄错吧?是那个“犹大人末底改”?哈曼简直不信自己的耳朵,但王令如山,千真万确!他进来时本欲求王置末底改于死地,哪里会想到没过几分钟,出去的时候却要奉王命把他抬至高处。哈曼不单是美梦破碎,还要亲手抬高他的仇敌。可见无论他如何谋划,但“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 (诗篇2:4)。这真是神对哈曼最大的讽刺。 末底改被高举得荣耀之日,就是哈曼失势之时。 (2)第七章 哈曼终害己 自第七章起,哈曼真如小丑一样,处处碰壁,直到死时。先在末底改一事,他已:“触尽霉头”,那知回到家里,碰见他的妻子及朋友,获知其失败后,对他说了一段十分精彩的话: “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败落。他如果是犹大人,你必不能胜他,终必在他面前败落。” (6:13)哈曼自然满肚子不高兴,却不知是末日之丧钟已为他敲响(六14)。当他与王出席以斯帖之筵席时,亚哈随鲁再向以斯帖保证必成就她所求。怎料以斯帖开口求的竟是:“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7:3)自瓦实提被废后,以斯帖就是王之安慰,现在获悉她竟有生命危险(哈曼不知以斯帖是犹太人,故不防备有此一着),便立刻追问情由,以斯帖就把哈曼之阴谋揭露了(7:4-6)。 当时王便大怒,但仍没有要杀哈曼之意,他只是拂然而别,走进御花园去。哈曼知道大祸临头了,双膝一软,就倒在以斯帖的榻前喊救命。那知王就在这时回来,以为哈曼竟敢在他面前调戏王后,不由又急又怒,大叫:“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7:8)他终于被王定意处死。他的厄运还未止于此呢!哈曼被蒙上脸之时,正好有个太监在旁边,他就告诉王哈曼家中有一个五丈高木架,是预备挂末底改的,现在用来处置他自己就适合不过了,王的愤怒直到哈曼被挂在自己的架上才止息(7:10)。 (3)第八章 犹太人复仇 哈曼死了,但是王颁布的命令是不能更改的,于是王颁布命令,允许以色列人在固定的某月某日,聚集在一起剪除害以色列人的一切仇敌。 (4)第九章 首定庆普珥 以色列的仇敌除灭净尽了,哈曼的儿子除灭了。以色列人彻底得胜了!“(末底改)嘱咐他们每年守亚达月十四,十五两日。以这月的两日为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在这两日设筵欢乐,彼此馈送礼物,周济穷人。”这就是普珥节的由来,“普珥”是“掣签”的意思。 (5)第十章 高举末底改 “末底改穿着蓝色白色的朝服,头戴大金冠冕,又穿紫色细麻布的外袍,从王面前出来。书珊城的人民都欢呼快乐。”(8.15)“末底改在朝中为大,名声传遍各省,日渐昌盛。”(9,4)从这两句话来看,末底改被高举了,且很得人心,也可以反过来看原来哈曼做宰相的时候是多么不得人心! 三、四个问题 为何本书自始至终没有提及神的名字? 本书的人物各有深意,你知道他们各预表什么吗? 从以斯贴记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如何看待以色列的杀戮行为? 这些问题大家思考一下,等到下一次讲道时回答。 结束祷告:感谢天父,让我们如亲临一般感受到您的有大信、大爱的忠勇的仆人—美丽的以斯帖,虽然历经千年,她的名字和事迹仍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主啊!请赐给我们一个效法以斯帖的心,让圣灵教我们如何爱人、如何牺牲与如何得胜!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