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习交流

 

                                      

                  【转载】三年磨一剑,考研之路漫漫

 

 

政治

英语

数学

专业课

总分

目标

13

47

35

28

48

158

北邮

14

57

62

35

90

244

北邮

15

61

55

87

92

295

北邮

16

65

60

99

100

324

人大

13年是裸考,1416都是认真考的。1315报的北邮,专业课是统考40816年转战人大,自主命题855。考研的战线过于漫长,以至于我不得不花四个月时间来回忆总结,浓缩成万余字与大家分享。

【为什么考研】突然想上学了。

【为什么考了三年】

1.      信心。虽然基础薄弱,但是自己一直在进步。只要导数大于零,终将迈向无穷大。信心从未被击垮。

2.      赌徒。第一年没考上不甘心,第二年又没考上不服,第三年觉得自己还有办法提高成绩,觉得这还没达到我的上限。总觉得如果放弃了,就浪费了之前的付出。失败过,却从来没想过放弃,孤注一掷的赌徒倔强的走完了考研路。

3.      坚持。不断克服弱点,不断尝试找到自己的节奏,不断总结经验,就像渐近线一样不断逼近梦想,就像级数向着正确的方向收敛。我绕的是最大的弯,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绕出来,庆幸自己一直坚持走到现在。

4.      信念:考研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考上的,另一种是即将考上的。

【经验帖】

几次考研,我读过很多的经验帖。他们的学习方法、用过的资料、时间管理、计划执行给了我很大帮助。看经验帖就是读别人的故事,然后走自己的路。吸收经验,规避风险。

我的帖子里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有鸡汤也有鸡血,无论如何这都是我的经历。真心感觉读研这件事能应届考就应届考,能推免就推免。

【我的大学】

大学期间因为视野有限,没有对未来做好规划,一直懵懵懂懂的被时间推着前行。没有拿过奖学金,没过CET6,大二做了科研立项勉强结题,大三实训三个月,算是定下了工作。

学校的计算机很古老也很弱势,听不懂又啃不动课本是学渣的痛,直到考研才发现其实有更好懂的课本,也直到考研才知道有ACMPAT、蓝桥杯。大学开阔了我的视野,但是开阔的还不够。

【优劣势分析】

学校是985,不担心歧视;考本专业,不担心跨专业问题。唯一的不利因素就是知识落下的太多。

2013 裸考:初生牛犊不怕虎

【怎么就考研了】梦想

工作以后,开始慢慢体会职场与学校的不同:有开始挣钱的欣喜,也有失去某些自由的失落;各种规定是强加的责任,多变的制度只是公司节约成本的手段;再也没有逃课的坦然与挂科的潇洒,再也没有课间活动,再也没有没有寒暑假。那时候特别想家,上一次想家应该是上初中刚住校的时候了。

时常梦见课堂上老师提问时的紧张,时常梦见老师讲题时却找不到试卷,时常梦见快考试了还没有复习完,时常梦见我去读高四了,成绩还不理想。

为什么我工作了还会梦见这些?难道我的求学路还没有结束?或许这是天意——我突然想上学了。

12年有了考研的想法,开始了解考研,收集信息,问读研的同学,然后在王道论坛上注册了账号。开始零散的做了概率论的课后题,虽然不太懂。(显然,这个复习顺序是错误的)

56年前的数学想捡起来,谈何容易!更何况当时学的就很水。

报考学校,随便填了个北邮。现场确认提前了一个月而且跑错了地方,被人问“你的网跟别人的不一样?”囧

下半年疯狂加班,没有时间复习,圣诞节订了小米1S(一直用到现在),度过了世界末日和元旦,14日下班后我背着书包倒了好几趟公交车终于到达宾馆。

政治乱写一通(裸考嘛,无压力);英语尽量认真做,生词很多,作文提笔忘词,想起词来又不会拼(工作中做日语项目,日语没学会,英语也荒废了);

第二天数学,发下试卷来望着一个个奇怪的符号(后来知道那是极限、积分、级数)不知如何下手,唯一有点印象的是矩阵的行变换。当别人在争分夺秒的书写,我却在Kill Time.中午听人说今年数学有点难,酱油党表示不知道难在哪。专业课408还好有会的,尽我所能写满了。

※成绩:政治47,英语35,数学28,专业课48,总分158

※感受:政治乱写也能拿分,考研英语确实有难度,数学不会,专业课马马虎虎。

2014:全职考研 铩羽而归

13年终于摘掉了眼镜,也正式开始复习:高数第一章函数和极限。看课本的最大感受就是:咦——我怎么还学过这个?

公司的刚扩大业务的急转直下,200多人的团队高负荷加班却仍然问题重重,客户开始不满,终于下一个项目没接到,终于开始裁员,后来就轮到了我。

2013910日,我办完了离职手续,抱着王道书离开了血汗工厂。在昏暗的半地下的房间,安好了电铃、塑料书架、打印机,就开始为梦想奋斗了。

目标学校:北邮计院3

【复习过程】

政治101:买了风中劲草,马克思哲学背得很痛苦,配套习题也做的很晕。

英语201:看了经验帖,知道阅读很重要。看了屠浩民的阅读视频,然后就把讲义打印出来开始做真题的阅读,做完一套就根据张剑的黄皮书(9704),一点一点解析,把生词和短语写在上边,早晨就背英语。后来做了5套真题模拟一下就上考场了。

数学301:不得不说数学把我虐出了翔。

1.      做了高数、线代、概率所有的课后题,用了十几个作业本(2个大演草订一起算一本)。

2.      在网上找了几个期末试题,还有在考研论坛、大家网、考研网找了一些零散的考研资料。

3.      复习了一些高中的公式,后来发现基本没什么卵用。

4.      课本、全书和真题

(1)     课本笔记:把课本重要的知识点写在word里边,一些解题方法也记下来。后来这个方法延续了下来。当然这个方法也比较耗时,但是基础差没办法。

(2)     全书:买了二李全书,傻傻看不懂。后来找了全书的PDF,用PS把答案盖住,再排好版按章节再合并成一个文件,然后打印出来做。微分方程那一章,第一遍不会做,抄上答案,然而第二遍第三遍还是不怎么会做,很挫伤。这是个事倍功半的方法。

(3)     真题:考试之前做了5套真题,五六十分的样子

专业课408

1.      复习内容:重点复习了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时间不够)

2.      基本套路:根据王道书上的章节去看课本,看一章课本做一章王道书

3.      课本:先把大学的课本拿来,发现本科用的网络(雷震甲)和组成原理(白中英)很坑。后来买了谢希仁的网络和唐朔飞的组成原理,好理解多了。因为在公司零散的看过操作系统的电子书,所以先复习操作系统,大约用了3周,组成原理大约6周。

4.      发现操作系统和组成原理无非就是围绕着CPU、内存、外设这几样东西在讲。重点是CPU和内存。

1)组成原理的补码、反码、IEEE754、加减乘数的运算都是在讲CPU运算器的理论和实现,微指令是在讲CPU的控制器;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算法也是在讲CPU对进程的管理。

2)组成原理的半导体器件、RAM什么的,操作系统的内存分配方式、页表、段表都是在讲内存.

3)操作系统的磁盘调度、寻道时间的计算、文件大小的计算等是在讲硬盘。

这样在宏观上有个整体框架的把握,学起来会感觉很透彻。

5.      记得复习组成原理的时候,那是11月,我在昏暗的地下室里,苦苦思考计算机的计算电路设计,努力理解科学先驱的思想。真的很佩服早期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在严格的数学基础上通过的天才般的设计把一个个电子器件组装成能够得出正确计算结果的单元,再把这些一单元巧妙的组装在一起形成了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期间还查过几篇除法的论文、IEEE754标准的论文,再后来指令系统和流水线什么的也没觉得难。

6.      转眼到了12月,数据结构重点看了看B树和B+树,其他的来不及了。

 

【时间分配】早晨背马哲,上午先复习数学再专业课,下午也是。晚上做英语阅读。

12月崩溃】12月深深的理解了什么叫“12月泪满襟”:

1.      很多内容没复习:

政治:哲学背了好几遍死活记不住,风中劲草很厚,临考又发了很多资料。

英语:做了几套真题,50分左右

数学:知识体系没有形成,高数没复习好,线代和概率基本不会做。

专业课:4门课只复习了2门,王道模拟试题也没时间做了。

2.      计划混乱:居然有好几天,早晨起来之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发现好多题目都该做,好多科目都该复习,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3.      作息时间混乱:最后一个月,睡早了复习不完,睡晚了第二天困;早晨起早了困,起晚了又自责。做660,做的磕磕绊绊,因为觉得时间不够用,睡觉时间越来越晚,最后甚至到1点多。可是已经12月了,无力回天,而且第二天530就起床,上午各种瞌睡各种困,最后无奈只好补一觉,最后在电铃的轰鸣中不得不起来继续做题。

4.      已经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娱乐的关系了。晚上会打一把单机游戏,睡觉前还会玩一会手机。当时都不知自己是真的学累了放松一下还是玩不转数学而麻醉自己。

201414日,不当逃兵上考场——

政治:按自己理解写;英语:按平时练习的套路做。终于,第二天,数学来了。

选择题做到第4个傅里叶级数变形题,题目太新颖蒙圈了,再然后最后一个概率论运算太庞大,开始崩盘。做完填空题,一看表70分钟过去了。第一个大题勉强会,第二大题不太会,第三个大题不会,再往后线代概率没怎么复习,然后就是垃圾时间了。

专业课: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还好,数据结构和网络基本靠猜。

后来查了分数:政治57,英语62,数学35,专业课90,总分244

【总结】

1.      发现高中拼搏的日子真是一个宝藏:高中的作息时间和课表,高中留下的作业本、笔芯,还有高四那年罗江讲授来我们学校演讲时打鸡血的磁带——《现在决定未来》. 而考研是人生中第二次那么努力那么拼。只是,考研不像高中那样有老师给讲考试信息、把握进度、准备复习资料、印题发题讲解试卷。考研,这些都得自己做。

2.      成绩分析:政治不提;高中英语底子还算不错,英语很快恢复元气;专业课408只复习了两门考到及格也比较满意;相比之下,数学复习不得法,数学惨不忍睹不过线导致总分不过线。数学成了我考研的瓶颈(初中高中数学一直不好,只是高四那年走运考了135.

3.      上半年有意减过体重再加上下半年考研,体重掉了20斤,从一个工作人转变成一个考研人,我经历了艰难的蜕变,照镜子时突然发现几根白发,顿时伤感。

4.      工作的变动,让我有机会为梦想拼搏,我终于走上了考研的不归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5.      14年比13年提高 86分,这都是我四个月努力的结果。13年裸考的意义就是给了我参考的坐标,让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看到进步就有了自信。

 

迷茫了怎么办?来点鸡汤!

1.      人生为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可谁曾见我后退一步?

2.      我抬头仰望星空,不是为了摘取流星,而是为了一个永不屈服的梦想!

3.      我不能在这里变老。我要在变老之前,做一些到了80岁还会微笑的事情。

4.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懒惰了怎么办?来点鸡血!

1.      致考研基础薄弱的考生:要努力到让自己感动!

2.      你这么骄傲,怎么可以允许自己不优秀

3.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

4.      2015,扬帆起航!激情四射,斗志昂扬!

 

2015 卷土重来 梦碎北邮

考研之后的两个月(包括春节)我处于失业的状态,期间用A3纸打印了8712年的数一真题。227日上班了,还好是国内项目,加班不多。大概花了一个月适应新工作,4月起每周六做真题,第一周做第一遍,下一周做第二遍,这样一个月能处理2套题(工作的人做数学题啊,理解一下),8月底完成了8702的真题。平时晚上就是各章节的全书。当时不会的很多,最后没办法,做一遍之后就把标准答案抄一遍。

后来公司结构变动,我也就离职了。827日,我翻出布满灰尘的复习资料:8个月了,一直静静的躺在那里,我猛然意识到——我曾经努力的考过研。

我花了4天做计划,把经验帖和考研群里大家提到的复习资料列出来,并且模仿高中的方式做了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磨刀4天只为砍柴 4个月,91日正式开始复习,为了明年能开学。梦想叫我起床,去迎接朝阳。

【各科复习】

政治:买了红宝书没看完,肖1000只做完了马原。然后10年真题,重点做了选择题考前做了肖四、任四、风中劲草的选择题,2020题没背完。

在考场上感觉做的选择题帮助还是挺大的,不那么棘手,大题没办法就自己写的,没词硬编啊。

英语:新东方乱序书阅读2遍,重新打印。我承认英语不如一战复习那么充分,因为英语复习的时间都被数学借走了。考场上最后做的新题型全错了,哭。

数学

1.      9月,还是发现很多题目不会做,只好把不会的答案抄一遍,自己再理解一会。后来做真题的时候感觉全书有点偏,全书的题和真题的套路不太一样。9月抄完二李全书。

2.      10月开始做真题:2天一套,第一天做题,第二天解析并把答案抄一遍。总结真题只是盲点和没掌握到题型写在A4纸上最高分108

3.      发现复习的时候看笔记比看课本效率高很多,于是就把高数剩下几章和概率课本知识点做了笔记。解析真题的时候,遇到知识盲点就去课本笔记,很快。

4.      当时还买了本《史上最牛考研数学笔记》,最后没来得及看。

专业课408

1.      计算机网络:课本+笔记+王道书,3周搞定。

2.      数据结构:大学的时候学的不好,又需要一定数学基础,感觉有些吃力,大约花了一个半月。

3.      买了本王道的《真题思路分析》和王道模拟题。发现去年学的很好的组成原理忘的很多,基本的补码都玩不顺了,快速排序理解不太透彻。

4.      总体复习有些凌乱,复习时间还被数学和英语阅读挤掉一部分。

【作息制度、考研纪律】

1.      平时手机放在充电座上,晚上也不会玩手机。基本只使用闹钟、日历功能,偶尔接打电话。中午做饭吃饭,看看经验帖 感受一下正能量

2.      周天晚上休息

(1)     处理与考研无关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洗澡、给家里打电话之类)

(2)     登录QQ与研友交流一下研友的复习进度和状态等。不发说说不回复不转发不点赞,所有心情记录到redmine

(3)     看看微信公共号,好的经验帖就收藏到印象云。

【心情】

天渐渐凉了,叶子慢慢变黄,逐渐凋零。天越来越短,只有在中午,太阳越过山顶和楼顶,穿过窗户照在半地下的地板上,形成一条光亮。我从黑暗中起床又在黑暗中睡去,一天又一天。不知何时突然发现窗外已是大雪纷飞,后来一场感冒袭击了我。我渴望阳光,我渴望温暖。经常有飞机轰鸣着掠过头顶,我总是在心里问它们:能否带我去北京?

【上考场】

政治、英语不提。

数学:数学又来了。选择正常做,填空题第一个卡壳的题目是三重积分,没想到对称性,硬算,浪费了大量时间还错了。做到n维矩阵和曲面积分就晕,n维矩阵运算量偏大,一直掌握的不好,不擅长的题型出现在试卷上和很崩溃的。做完填空题,瞥了一眼挂钟大吃一惊,1.5小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解答题做的很仓促,第一问做的很不淡定,一种再战的感觉涌上心头。后面题目只会做第一步,而且算出来也不自信,只是在尽量多得分,一种的很无力的感觉。(出了考场,好几个人说简单,我抓狂)

专业课408: 出题套路有点新颖,数据结构跟网络利用图综合在了一起。另一个图的邻接矩阵运算,忘记了0乘无穷大是什么。组成原理出的很硬件。最后5分钟竟然没有慌乱,还是写上了操作系统一个大题。

【初试总结】

出了考场,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510分钟,英语和专业课可以很淡定,数学却很早就开始了垃圾时间? 数学不得法;专业课有点乱阵脚;英语吃老本;政治略有提高。

【找工作与调剂】

考完试就开始找工作了,在51、智联挂上简历,一边复习笔试面试题,一边等电话。

前两个面试机会没有下文,再到后来有一天排了两场笔试一场面试。上午笔试MFC什么的早忘了,中午在马路牙子上吃的盒饭。下午居然考的是补码、IP地址神马的,自然难不倒刚考完408的我,然后笔试分数不低,后来面试反应也不错。113日,我入职了,比上一份工作多了1K,再一次感觉到知识就是金钱。

212日,查了成绩:61  55    87    92    295,国家线:38  38  57  57  280

我发现295的分数虽然超出国家线15分,但是排名也不咋地。每次看到别人说今年数学简单,我心里就一阵刺痛:我也觉得比去年简单,然并卵。

今年普遍分数飙的高,再加上北邮调整了推免比例,我报的10组,组里老师说需要320才能进复试,320——高国家线40分!北邮——说好的国家线呢?!

3月,因为刚入职事情不多,一边翻着PDF版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一边留意网上和QQ群里的调剂信息。中科院、山大、北师、人大,这些听说过还能接受的学校还差那么一截,中科大千人大战即将打响,考虑到时间和经济成本,成绩优势也不大就放弃了。一些符合条件的却又从来没有听说过。翻着一个个陌生的学校,一个个冷门的专业(物理类的),回想找工作时,揣着毕业证、学位证时的自信,这些学校怎么配得上我的努力?怎配得上我骄傲的心?

【失落彷徨】

我加了N多考研群、调剂群,大家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一不留神就999+的消息。有320+单科不过线的嚷嚷着找调剂。

无论是考研群还是调剂群,很多研友都在纠结985211每当看到前辈因为考上211而激动不已时,作为学渣的我就深感惭。话又说回来,过不了线,本科985又如何?

很多研友考研是为了就业,可是我工作后再考研,就是为了上学,何苦与他们争? 

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你所受的苦难。

那一天,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2016,扬帆起航!

那一年,贵邮依旧是贵邮;那一年,贵邮永远是贵邮。

康桥小镇里,哈佛映象旁,做着象牙塔的梦,从此一梦不醒。

2016 否极泰来 凤凰涅磐

2016,我面临两个问题:数学的提高和择校问题。

【数学】

对于我来说,考研就是考数学,无论如何这关也得过。我在各个考研群、调剂群到处找数学大神抱大腿,终于有大神出面给我一番指点,让面对数学绝望的我抓到了救命稻草。我根据大神的指点做好了自己的计划,这个计划最后贯彻的比较彻底,对2016考研成功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根据自己实际的执行情况,总结出的套路就是:汤家凤基础强化视频+1800+真题23+模拟题20套。

【择校】

北邮不再国家线,性价比瞬间消失,从此对北邮无爱了。

当时一个念头要去北京读研,后来了解到了人大,特点就是:偏文科的985,名气不错,计算机偏弱,但是数据库是特色。然后再看招生人数三个专业总共10个左右。关键是,分数线相对稳定,20112015 都是300分,属于努力一下就能够到的。还有一点,因为报考的人数偏少,据说复试不刷人。三战自然求稳,所以这两点坚定了报考人大的念头。当然,其他因素比如文科气息、毕业后的打算、男女比例也有些影响。

这里特别感谢浙大考研群学长学姐,晴神、大奔哥、B神、零神、秀秀……他们分享经验、指点迷津、分析报考形势给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在浙大考研群里开阔了视野,我终于知道什么是PAT.

【自主命题】

很早就传说,北京地区408统考取消,所有院校自主命题。刚开始有点懵,还担心土著是不是轻松130+啊什么的,后来在王道论坛和人大cs考研群里拿到了前辈们辛苦收集的真题,了解了出题风格和题型,在加上肖学长的分析和指导,感觉自主命题应该可以搞定。

【复习时间线】

4月:彷徨的一个月

一开始打算数学和数据结构一起开始,后来发现上班族时间本来就零散,同时复习两科效果并不好,于是觉得专攻数学,差科先复习。

数学刚开始打算先刷1800题,定下了每天要刷多少,后来发现题目根本做不动。基本解题方法没掌握,空有计划无法实施

5月~7月初:数学视频,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这一步恰恰是我前两年复习忽略的,下载的数学视频倒不少,实际没系统看过。汤老师说的对:数学不适合自己复习,最好有人带,尤其是要面对选拔考试。

看视频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解题方法迅速丰富,大家都知道汤老师那句充满自信的口头禅:“这道题我拿到就会做。”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反思之前做复习全书和真题时,拿到题目一脸蒙逼,不知如何下手,其实就是解题方法没有掌握,没有熟练应用

汤家凤高数线代概率、李永乐的线代、曹显兵的概率都看完了,边看边用记事本做笔记,记下知识盲点和系统的解题方法。

基本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晚上能看24集,用redmine记录进度,有时候走神就重播一下。然后把记事本的笔记整理成word版的加上公式,打印出来。整理笔记的过程就是复习的过程,笔记没写明白的再回去看看视频讲解。

回想一下,课本笔记(高数、线代、概率)、视频笔记等是我花的时间最多的,笔记大概有十几万字,打印出来就是自己的一个比较浓缩的复习资料。在后期高节奏刷题的时候,这样一本简洁系统的复习资料确实省时省力不少,大大缓解了后期的压力。当然用word写笔记加公式挺痛苦的。

7月初~9月:刷题进行时

7月初开始刷1800题,这本习题集题目后边紧跟答案,我用草稿纸盖住答案,结合视频笔记的方法自己做。做完立马对答案:做对了看思路是不是跟答案一样,不一样的话,答案的思路好在哪里,下次遇到我也这样做;做错了,要找错误原因,方法错?公式错?计算错?

因为按章节排版的,相似又有区别的题目,就是同类项的题目我会试着上一个题的思路去解题,看能不能行的通:行的通的话这个思路又被强化了一遍;行不通的话看看答案就会感觉又掌握了一种题型。

那是正好项目不忙,我晚上610点刷1800题,复习完视频笔记再做1800会感觉很顺,中性笔在草稿纸上飞舞,不断的变形、换元、求导、积分、行变换、矩阵相乘,思考着下一步该用哪个公式哪个定理。证明、计算,推导忙的不亦乐乎,不经意间用过的草稿纸就有厚厚的一叠,顿时成就感满满的。唯恨工作党时间不够用,那时候就想:要是白天也能刷题该多好?

基础不断夯实,方法不断熟练,习题越刷越嗨。1800题(题目和答案混排)总共400页,晚上能刷45页,周末火力全开从早晨一路刷到晚上一天能砍下10几页。印象最深的是夏休那9天,我竟然刷了100多页,颇有势如破竹之感。我爱数学,爱的疯狂!你可知做梦都在解微分方程、计算特征向量、求概率密度是怎样一种体验?

当时有个专门讨论考研数学的群不错,经常去交流,慢慢的发现我也能帮助别人了,还能引用老师的话解释一个问题。对的,就喜欢这种感觉,不再模棱两可。为了保佑我,约翰纳什去了天堂。

本来打算8月底就请假,然而这时候给我加薪了,无奈只好拖到9月底。本来打算9月底把1800题刷完,可是司法考试耽误了几个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以至于司法考试前一天我还在看概率论笔记有木有!其实1800习题集可以在8月底搞定的,各种杂事耽误进度,有种被梦想抛弃的感觉。

10月~12月:齐头并进,刷题进行时

我用一场司法考试,吹响了考研复习的号角。终于争取到了全职复习的时间!只有3个月。我退掉了大部分考研群,花了3天做了计划。

【数学】

10月:

迅速结束1800题,开始刷真题每天一套。我是每天8:00~11:30刷一套真题,完全按照考试要求。提前把题目、草稿纸准备好,提前上厕所,鼻涕和痰都清理干净,把身体和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考试时间的3个小时内不能吃东西喝水上厕所,也不能离开座位,这就是考试的状态。

我把电铃设到9:50,电铃响了我会大致评估一下做题速度和题目的难度。这时候至少应该做第一个大题了。每天都这样不断的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感觉。11:30 电铃响起,考试结束。如果没做完,我还会继续做,但是不算分。

做完题立马做一件事:在A4纸上做个简单总结,列出忘掉的公式、没掌握的解题方法、哪些知识点没掌握、浪费时间的题目、950做到了哪、1130做到了哪等。这些不会写的特别工整,尽量回忆。(后来我把这些敲在word里打印出来,夹在一起,于是我所有薄弱环节都在这了,可以重点强化提高。)

然后就是查缺补漏,这时候翻出之前做的课本笔记和视频笔记,有针对性的复习对应的知识点,温习解题方法。千万不要随便放过一个知识盲点,现在就要弄明白练熟,后面题目还会遇到。等下次再遇到这个知识点,你发现自己可以轻松解决了,这样就进步了。到后面几套题会发现需要温习的知识点会越来越少。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看答案时,有时会发现刚做完真题回忆的那些薄弱环节根本就不对,浪费时间的地方,答案根本就不是这样做的,这种情况属于对知识点的考察判断不对,解题方法有问题,需要仔细看一下。

最后对答案,对的也会看一眼:方法和思路是不是一致,答案方法的是不是更省时更完美。不会的还有做错的,大致分一下类,对症下药。对答案时每道题会用红笔给自己打个分数,最后算个总分。还会翻出前两年做的试卷,就一种感觉:一坨翔啊,怪不得考不上!会真切的感受的自己的提高,梦想越来越近。

11月:真题第一遍结束,第二遍开始(最近15年)

处理方法跟第一遍差不多,但是毕竟第二遍了,分数会高很多,普遍120+,有个别能到140+,比前两确实提高了不少,有几套甚至2个小时就做完了。当然肯定还有不会的,做错的,就在真题汇编上标上记号。

12月:11月底,真题刷完了第二遍,开始刷模拟题

模拟题的目的是锻炼考场应变能力、面对新题型的能力,毕竟2016真题肯定是没见过的。分数不那么重要,毕竟模拟题不那么标准,模拟题很大程度上是锻炼的心态的。

我首先祭出了400题,杀杀浮躁心态。2016版变成了5套,我感觉不过瘾,特意买了2015版的。实际做起来,400题果然名不虚传啊,难爆了,一道选择题可能综合34个知识点,9:50打铃的时候,填空题最后一个还没算完,而且还有一个不会的。11:30打铃刚做完高数,我继续做到12:00,分数还算不错80+.

后来,调整了时间,8:00~12:00,做4个小时。网上有人说400题做一套需要5个小时,我觉得比正式考试时间长点正常,毕竟题目难度太高,但是4小时应该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了,毕竟要不吃不喝不动,高强度思考运算4个小时。于是只做4个小时,这4个小时尽最大努力调整心态,尽最大努力多解决题目。

400题对答案也是痛苦的,甚至也要花23个小时去解析答案。中间试着停了一天,后来发现这样不行,解析答案的时间管英语借吧(英语:为啥受伤的总是我?).后来,还是一天一套的节奏。听过有人一天两套数学题,反正不适合我,数学已经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复习时间,在做一套再加上对答案处理错题的时间根本吃不消。

8套:第一套感觉还行,中规中矩,能暴露一些知识盲点;二套贼简单,提前做完,分还不低;第三套又意外难的要死,这难度也太不均衡,后来也没对答案。只做了这三套放弃了。

李永乐6+22指真题混排的两套题,没做。模拟题做了4套,前两套对了答案,做后两套发现跟400题有很大重复,难度也不小,做完了没有对答案。因为400题真的玩够了。

这时,合工大5套题到了,发了个小快递自取,排版印刷也不精美。但是众研友口口相传的经典模拟题那就认真做吧。5套题做下来,没有太大波澜,感觉属于贴近真题难度的模拟题,分数记不得了,应该集中在80120.

刷完这些,就到了考试的那一周,还剩几天的时间。本来打算把1800的错题过一遍,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于是计划把真题大全解上做记号的题目做一遍,没想到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考数学当天的凌晨。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参考了其他复习资料:

1.      《真题解析大全8702》东北大学

2.      《数学历年真题分类解析8714 西安交大

3.      《试题分析》考试中心

4.      《张宇真题大全解》  (这本书,前两年怎么没发现呢?)

5.      《汤家凤15年真题解析》

6.      《历年考研数学一真题汇编王》

对了还有本《史上最牛笔记》,作者也是用心良苦相当负责了,但是我没来得及看。最后几天大致翻了翻,有些方法在汤视频中已经讲过了,自己也掌握了。数学考研内容应该就这些了。还有超越135买了没时间看,是按专题分的。

【专业课】

专业课有点纠结,因为考试科目跟之前408的差得比较多:统考408考得是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自主命题855考得是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操作系统二选一。

说真的,当时真的是哭笑不得:数据结构是408四科中复习的最吃力的一门;离散数学则是一门很地道的数学,对,专业课里还有门数学。剩下的两门数据库/操作系统二选一,一开始打算选操作系统,毕竟是408统考科目,之前复习过。我的想法是尽量能继承原来的复习成果。但是历年真题中没有操作系统的,而且数据库是人大的特色,历年真题很多,教材和习题集也是人大的,肖学长的分析也建议选数据库,最终就是数据库了。

于是,三门课有两门得重新复习,想想考研这几年我几乎相当于把大学的主干课重新学了一遍,高数线代概率论,英语、政治(马原毛邓三..)自不必说,专业课408四门 ,自主命题又把离散数学、数据库补上了,醉醉的。

[离散数学] 10月开始。我当时用的人大那本绿皮课本《离散数学(第二版)/张汝元 魏晴宇》,这是人大出的,好几个研友都用这个。但是这个课本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课后题没答案。网上都搜遍了,愣是没有。你好歹出本课后题解答,这种难爆的数学课要自学还没答案怎么玩?!

集合论没啥难度,代数系统和群、半群就是难点和重点了,然后很认真的看书还是不会做题,又找到了一战数学感觉。数理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比较难一些,后边的课后题我都做了,最有成就感的是我绞尽脑汁半个月终于证明了拒取式。图论扫了几个重点。

[数据库] 10月第三周开始。课本过了一遍,习题集没有细做。数据库大致分两块,一块是概念和简答题,考得数据库的原理,文字叙述就行;另一块就是SQL语句,有点思考量,略显烧脑。关系代数直接放弃了,结果考了!  NND

[数据结构] 这个是刷真题代替复习了,因为已经到了12月。极其不熟练,导致考场上浪费时间太多。数据结构买了天勤高分笔记、1800题(第三版)考完送人了。

      最后一个月,心理上还遇到一个坎。看到倒计时只剩20几天,离散很抓狂,数据结构复习不透彻,数据库还有关系代数,感觉时间很紧,压力很大,好像一觉醒来就要考试了。

后来冷静下来,20几天差不多一个月,这次全职考研也就三个月时间,还有1/3呢。20几天差不多4个周,每周有7天都在学习,每天复习1012小时,这么一想时间好多,压力就小多了。考后跟交流,他3月就开始复习,最后一个月突然感到莫名心慌,一直没调整好,最后很可惜。

【英语】

买了《2016考研红皮书 李剑考研英语词汇真经》,这个利用早晨的时间过了一遍,效果不是很满意。然后复习之前阅读解析,练了几个完形和新题型。很明显英语被忽视了。还买了《何凯文1575必考词 、《黄皮书8715》考完送人了。

【政治】 红宝书(大纲解析)+1000+10年真题(选择题)+肖四任四2020+小草模拟题。

红宝书先认真看了一遍,然后1000题接着去年的往下做,只做选择题。按经验帖的方法,做错的回到红宝书找对应的知识点做上标记,下次重点背,发现这是学文科知识比较有效的方法。做完这些做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把去年做的翻出来一比较发现,每一套题都有几分的提高。考前就是肖四任四+赠送的风中劲草模拟题。早晨背2020题,大约背了有一半后边背不动了。

让我感慨的是,考研群里交流最多的两个研友,一个学硕第一,另一个专硕第一。

虽然找到了855真题,但是翻遍百度谷歌各大考研论也没找到答案。跟金同学讨论最多就是离散数学,交换答案然后一起讨论。感觉无论进度和理解能力跟金同学有很大差距,对自己帮助很大。

周同学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很努力很拼的妹子,学习强度比我大很多。数学英语基础不错,得以三遍五遍的搞专业课,一轮又一轮的复习,气势磅礴,颇感震撼。考研路上遇到如此正能量的研友真的很幸运,让我不敢懈怠。嗯,双非三跨,软件工程第一名。

研友,惺惺相惜。守望相助。

【上考场】

这次高德地图、去哪网、携程提前打电话订房间(之前都是提前一天去现场去订,结果效率低还浪费时间)。

到了宾馆吃完饭,立马复习政治。宾馆竟然有电脑,正好可以在网上看肖四的答案解析。做完选择题,就开始背大题,背了两套就10点多该睡觉了。可是没想到翻来覆去却总是睡不着,这是要失眠吗?明天还得考试呢!

上午政治,选择题感觉答的还行,肖四任四小草的选择题没白做,答题有俩背过类似的很爽快的写上了,后边三个没背过,没词也硬写了。

下午英语,今年的作文不那么抽象,很愉快的写上了,只是词汇不高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做完阅读,最后剩新题型,不到10分钟了,抓狂!咦,新题型是小标题,比75简单,天助我也。

考完英语,走出考场,我知道数学来了——得数学者得天下,自然不敢怠慢。吃完晚饭就开始复习。真题大全解上做标记的错题还没做完,继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杯子里的水早就凉了。已经2230了,睡觉Or Not?我背了一大包复习资料:笔记+真题+模拟题,就这么再背回去?No!于是,继续把最后刷的几套模拟题再看一遍:400题、合工大、汤8套,李永乐……时间慢慢的逼近23002330……扶朕起来,朕还能学!24:00了,还有一套题,怎么办?看完它就睡觉!这次没失眠直到闹钟把我叫醒。

18中考点?这不是14年我冻得瑟瑟发抖数学只考了35分的地方吗?这次,我穿的暖,准备得充分,我又站在了这里。

发了答题纸,还是三竖排的那种格局,去年刚改的时候很不适应。后来一想,左边放试卷,右边放草稿纸,中间可以答题,如此方便。妙哉!

第一个就是考我不擅长的反常积分,尽量算算,不会就猜一个喽,后面的选择题也没有前两年卡的难受的感觉,填空题没有出n阶矩阵三重积分那样恶心的题目。做完一看时间走得并不快,心理就淡定了很多。然后开始做大题:第一个题轻松拿下,收获一份自信。第二个题没敢解带参的二次方程,居然待定系数用了韦达定理,算出个答案。再往后也没感到慌乱,线代居然是套路简单,但运算极其复杂的,果断写上重要步骤就扔了,真怕算来算去脑子一团浆糊,把好的状态破坏了。不知不觉,还剩最后10分钟,面对最后一个大题,没有紧张没有慌乱,就很平静写上了。

中午吃饭听人议论说数学难,当时很诧异:我怎么没觉得?现在想想可能是被400题虐习惯了吧。

下午专业课,除去午休不到半小时的复习时间。离散数学那么烧脑的东西,半小时没啥用;数据结构也不多。只能把数据库简答题背背了,睡醒了去考场的路上还在念叨。

发题了,一个信封,装着人大的秘密。

数据结构不定项选择题,做的很不爽,KMP算法玩的不溜,很纠结。大题中大顶堆,二叉树遍历树居然要画图,画画擦擦好浪费时间,算法题有点乱,好像408考过。应该说比较接近408的知识点了,只是数据结构复习投入不足。导致考场上数据结构花了1.5小时,一半的时间啊——!

离散数学自然推理系统会做,第二个集合论的也不难,第三个极大元极小元,勉强写一写,后边两个群论的答题就呵呵了。怎么不出选择题啊!

数据库先来15分简答题,然后是SQL语句,尼玛4个表连接,这可如何是好?还考关系代数?!嗯,时间不多了,先写上。最后又是15分的简答题。

于是2016考研落下了帷幕,最担心还是专业课,能考80吗?总分能上300吗?

14号上班,218号成绩出了。

政治:65 英语:60 数学:99 专业课:100 总分324

总结:政治选择题估分41,大题就只有24了,果然选择题很重要;英语基本吃老本;数学:对于这个常年短板科目,今年可谓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之夜不能寐,为之又生白发。今年这难度号称30年不遇,对于我来说99分,满意!专业课勉强。

【复试】终于,飞机带我去北京。只有疾速奔跑,才能腾空而起;只有奋力上升才能穿越云层,拥抱蓝天。第一次去北京,帝都竟以蓝天白云相迎。

【英文面试】50

1.自我介绍,我就开始背。刚说完名字,老师没听清,又问了一遍。

2.继续背,又被打断,问我工作做什么?

我想说导航机却不太会说,于是解释:You can set a destination, and…

又说打印机: It is a advice you can printer documents…

3.问我之前报的哪?我不会说,她就问:qinghua

我一看这不是中文吗?就说:bei you.
【中文面试】满分150

形式:5个老师,2个问的,其他老师记录。交了简历,软考证书老师没看,然后自我介绍。

1. 毕业后打算  答:家里的意思的考公务员,我目前还在观望。第一次来北京,以后的想法可能还会变化。

2. 女老师问我专业是计算机还是软件工程  答:计算机
3.
大连的软件发展不错,为什么还考研?之前一直考人大吗?

想上学,想提高学历,想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看得更远。之前报的北邮
4.
说说工作后做过的项目,毕业后啥打算,成家没
总之,问题都是从我的简历和自我介绍引申出来的。没问专业问题,气氛还算轻松。听说有同学发了论文,老师就围绕论文问了一堆。

【英文笔试】满分50 , 30分钟

一段论文翻译;一篇作文:谈谈你喜欢计算机哪个研究方向,为什么?

【中文笔试】两个程序题 40×2150分钟

1. 好像跟年份有关

2.  linux命令grep的实现

【机试】POJ 两道题,40分钟

我只A掉一个,另一个思路有点乱。算法头文件居然不会拼了,编译没过囧。

1)最大数中的最小数

2excel排序

复试后

复试完,见了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原来他们早就硕士毕业或者读博了。然后膜拜了传说中的北大,看到了课本上的未名湖、博雅塔。博士学妹带我逛逛了南开、天大,最后去了国家图书馆。心想:要是考上了就好好读。再后来知道大学同学在9月要去北大信科读博,瞬间感觉自己好Low.

考研:站在一个更好的平台,与更优秀的人在一起!

【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出来,悲喜交加。相比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却是极惨: 笔试擦线,面试平平,总分倒数。听说考人大金融的学妹笔试差两分,回想起来一阵后怕。否则再考就要换学校了。

【复试反思

1.    大学时期没有刷绩点,没参加学术竞赛。本科没有亮点,因此面试分并不高。

2.    笔试题翻了王道书、1800题,然而并没有考。历年笔试题反应在前辈的经验帖里也极其零碎,有种无力的感觉。

3.    准备方向走偏:人大复试办法偏重手写程序,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当时被PAT吸引了注意力,长期看是好事,但是不利于这次复试。

4.    应试失败:笔试时间没掌握好,也没有尽量多写,没有写满试卷的动力。

5.    工作正好遭遇强制加班期,确实难以兼顾,请假都很艰难,人大复试时间又比较早。

【考研总结】

总体来说我还算幸运,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的学校,血拼数学,补齐了短板,顶住了最难的一年。47号研招网,考生已确认待录取。48号,我在长长的拟录取名单找到了我的名字。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不再苍白,RUC从此是母校!

回想这几年,小心的平衡工作与考研,过得不容易。考研政策一直在变化,14年收学费 15年推免比例提高,16年北京不考408. 不变的是自己的坚持。多少人,想考研,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多少人,尝试考研,考完数学下午就不去了。

多少次稚嫩的自己被荆棘刺的鲜血直流,直到厚厚的血痂足够坚硬以致踏碎荆棘继续前行。十几万字的笔记,四五包的A4纸,2台打印机,100多支笔芯都已是过去。

感谢考研,让一个个寂寞孤单的日子变得充实;

感谢考研,挽救我于堕落颓废的深渊,也让我挣扎出工作的泥潭。

四年的成绩单是坚持和进步的写照,些许白发是努力的见证。

Year++; Age++; Young--; 是年龄赋予的紧迫感。

“自己挖的坑还得自己填”又是多么痛的领悟。

流淌的音乐抚平我躁动的心,一曲《路在脚下》唱出了考研人的酸甜苦辣。

有一种梦想叫求学,有一种努力叫考研,有一种不屈叫二战,有一种幸福叫金榜题名。

有一个地方,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

 

2016年经历了北京专业课的自主命题,经历了政治和英语的泄题,经历了号称30年最难的数学,终于闯过了初试。经历了闪电复试之后苦等28天的拟录取名单,有惊无险的复试成绩,写错了年份的调档函,一次又一次的顺丰到付,2016考研终于谢幕。

2016620日,我收到了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精致、典雅,配得上我的努力。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在试卷上写下了你的名字;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你在录取通知书写上了我的名字。

春天,我们在帝都相遇;秋天,我们愿意厮守三年。

 

2016考研时间线:

初试:2015.12.2627

初试成绩:2016.2.18

复试名单:3.9

复试: 3.1011

拟录取名单:4.8

政审调:5.7

录取通知书:6.20

开学:9.9

 

 

 

 

 

 上一篇:从双非生到武大生的考研历程